很多同學都認為公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準則之一,這個準則經常被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我們常聽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工同酬」…等。然而,公平和公義是不同的,有一個葡萄園故事記載於馬太福音第二十章,我們可以參考看看。
葡萄園裏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平時,要修剪葡萄樹的枝子,和保持園內的整潔。收成的季節,一串串的葡萄更是要小心摘下來。這天大約早上六點的時候,葡萄的主人出去雇人進園子裏做工。市場上有幾個人正在等待工作的機會,很快地,雙方講定工資,一天一錢銀子,聖經新約時代的工資一天差不多就是這麽多。工人立刻隨主人進葡萄園努力工作。到了早上九點,主人又去市場,看見還有人閒站等待雇用,他馬上過去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做工,我會給你們合理的工資。」到了大約中午十二點的時候,主人又出去雇人。下午三點他也雇了幾個人,下午五點,主人又到市場去,看見還有人閒站在那裏,就走過去問他們:「你們爲什麽整天在這裏閑站呢? 」「沒有人雇我們!」他們說。「好吧,你們來幫我工作。」主人說。此時太陽就要下山了,這些人最多能做一個小時的工,不過,他們還是高高興興地進了葡萄園,多少可以賺點錢。
天黑之後,大家都聚在門口等發工資。管家帶著銀子來了。他從後來的發起,到先來的爲止。哪裏知道,那些最後雇用的工人,每人竟然領了一錢銀子,但事實上他們只工作了一個鐘頭!輪到那些最早來工作的人來領工資,他們以為一定會多得一些,可是每個人也只領到一錢銀子。他們領到之後就埋怨主人:「這些最後進來的人只做了一小時的工,我們卻整天在烈日下勞作,而你付給他們的竟跟付給我們的一樣!」一早就進葡萄園裏幹活的工人非常氣憤,不肯就此罷休。主人解釋說:「朋友,我沒有虧負你們,今天早上我們講定的工資不是一錢銀子嗎?我沒少給你們,對不對?你們既然得到應得的工資,拿著那一錢銀子,回去吧。我知道那些後來的不配得一天的工資。但是,我樂意給每人一錢銀子。」這群火大的工人無言以對。主人說得沒錯,他們找不出理由反駁。
一般人常常會埋怨「不公平」,譬如,班上有些身心障礙同學的回家功課跟大家不一樣,他的作業好像比較簡單,排回家路隊時一定要排最前面;有些身分不一樣的考生在升學考試時可以加分;簡直沒有天理。就像葡萄園裡的工人,越早進去是不是越吃虧呢?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其實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相較於他們早上就有機會被邀請入葡萄園工作,那些依然在外閒逛的無業遊民不但得承擔沒有經濟收入的壓力,還得忍受沒有生活目標的空虛感,這些都是早些進入葡萄園工作的工人可以免於承受的折磨。當一個身心健壯的人所擁有的那種順利,遠勝於身障學生那種時時趕不上同學的窘迫,或是資源豐富遠勝於文化不利背景身分,在學習競爭時較易贏的。所以不同的對待方式並非就是不公平而是代表更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