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 玩「美」新樂園-校慶成果展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二月 11, 2020

歡迎參加109/12/12 國際文教中心舉辦的玩美新樂園成果展

來來來~你對美國了解嗎?你知道的美國跟我們知道的美國一樣嗎?

歡迎來忠義國小國際文教中心參加有好吃、有好玩的成果活動

報名人數有限 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參與活動,趕快來喔!


轉知內政部移民署「109學年度新住民及其子女培力與獎助(勵)學金計畫」1份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二月 9, 2020

一、為提供全國清寒及優秀之新住民及其子女適當關懷扶助及獎勵,同時鼓勵新住民積極參加技術士技能檢定取得證照,培養新住民子女特殊優秀才能,增加社會競爭力,特研訂旨揭計畫http://www.cyes.ntpc.edu.tw/mediafile/486/news/97/2020-12/2020-12-9-9-16-50-nf1.pdf

二、本(109)學年度計畫異動內容,摘述如下:

(一)核發獎項:

1.特殊才能優秀學生獎勵金:增加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國際性(含亞洲地區或亞洲暨太平洋地區)身心障礙者運動賽會、國際技能競賽、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及亞洲技能競賽、全國技能競賽及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共計8獎項。

2.新住民證照獎勵金:增加單一級別證照獎勵金。

(二)核發金額:新住民子女優秀與清寒學生獎(助)學金調整一致,各組別核發金額自3,000元至1萬2,000元不等。

三、有關計畫報名期間預計自110年2月22日(星期一)至同年3月31日(星期三)止,請符合本計畫條件之新住民及其子女踴躍報名。

四、如報名期間異動,將另行通知。


親職講座-越壓越有力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二月 5, 2020

孩子是不是因為一點小事,就放棄了,面對挫折了也無法忍受的大哭與大叫。

今天請來林俊良老師,為大家說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力與挫折容忍力


109學年性平宣導-玫瑰少年談多元性別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二月 2, 2020

多元性別的議題 一直都是很敏感的

我們請來陳怡茹小姐 來位老師們探討多元性別


轉知教育部及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編訂之「家庭教育議題課程教材教師手冊」及公版簡報電子檔歡迎下載運用。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二月 2, 2020

為提升各校推展家庭教育教師之家庭教育專業知能,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業已於109年11月19日假義學國中辦理種子教師研習,手冊及公版簡報電子檔另掛於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網頁/影音專區/家庭教育課程教材及影片供參,歡迎下載運用。


親職講座-父母是孩子的情緒教練-輕鬆駕馭自控力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一月 27, 2020

什麼是情緒?情緒教育怎麼教?

今晚我們請來家庭教育中心歐芝華講師,透過自己的經驗分享與家長互動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會模仿家長的情緒表達方法;孩子不是不能生氣,而是要學習如何表達憤怒的情緒,知道生氣時該怎麼做。透過6題的檢核表,家長可以檢視自己在家中是否犯了習慣性的及類似的錯誤;另外也簡介家庭教育中心服務內容及相關資源供家長運用


生命教育戲劇宣導-看見自己的好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一月 26, 2020

小朋友!你們是不是都覺得別人比你好?比你聰明?比你多朋友?

那你知道你自己有什麼優點嗎?

輔導處特別請來六年級的小朋友配合演出”看見自己的好”讓小朋友們知道不要單看別人的好 自己也很好…讓我們來看萱萱跟小茹如何交換身體


生命教育宣講-八仙塵爆恢復歷程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一月 26, 2020

今天特別請來簡宛玲心理師,來宣講當初對於八仙塵爆時與燙傷後的心路歷程,讓小朋友了解對於生命的堅持。


轉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規劃設計之「親職教育到府服務資源宣傳單」1份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一月 23, 2020

因應近年台灣社會發生多起虐童事件,教育部國教署研擬「兒虐事件防治十大精進策略」,以期兒少保護能延伸到前端預防工作,故規劃設計相關親職教育到府服務資源宣傳單公版範例,俾利中央、地方、學校結合民間資源共享。

   

上開宣導單張公告於國教署網站(http://www.k12ea.gov.tw)/各類資料下載


109學年度八里療養院生命教育學習服務

Posted by: | Posted on: 十一月 19, 2020

為了讓孩子體驗學習服務精神 也感謝八里療養院邀請參加植樹服務與孩子們的自願表演,讓孩子可以分享與療養院的爺爺奶奶的模式與協助他們的服務精神進而增加孩子的同理心與對生命教育的認同。